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是技術難題“攻堅室”!是創新成果“催化爐”!是高技能人才“孵化器”!是企業發展“助推器”!是技術革新與生產實踐的之間橋梁與紐帶,承載著傳承匠心、引領創新的職責和使命近日,廈門市總工會正式公布了20家“廈門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”。這些工作室肩負著傳承匠心精神、引領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,是推動行業進步與企業升級的中堅力量。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工作室,深度探尋他們的創新實踐與卓越成就,感受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獨特風采與創新力量。
01、蘇江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
領銜人:蘇江圳,廈門市勞動模范
工作室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,以團隊研討、學習和實踐的形式,為街道所有社區工作者提供賦能培訓、案例研討、學習實踐的平臺,推動解決社區工作者遇到的各類治理難題,提升社區工作者的綜合能力,開展社區社會組織、居民骨干等隊伍建設和機制創新,探索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培育、社區工作“傳幫帶”、紅色隊伍“選育用”、治理服務“產學研”等基層社區小區治理工作,深化總結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法。
02、尹震宇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
領銜人:尹震宇,福建省先進工作者
工作室匯聚了一批肝膽胰外科專業中技術水平高、科研能力強、勇于創新的技術骨干,以“精益求精、勇于創新”為創辦精神,以“愛崗、服務、奉獻”為宗旨,通過勞模的傳、幫、帶作用培養創新型骨干人才,加快新技術的傳播推廣,使更多患者獲益。工作室圍繞“肝膽胰微創手術、腫瘤介入診療、ERCP、慢性肝病、加速康復外科、科研與轉化”等6個重點方向展開探索創新工作,積極開展技術創新、成果轉化、服務推廣,努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、理論水平高、科研能力強、服務一流的醫護團隊。
03、徐夙俠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
領銜人:徐夙俠,福建省先進工作者
工作室主要從事甜菜色素代謝物種次生代謝及新種質創制研究。聚焦以市花三角梅、超級糧食藜麥等為代表的甜菜色素類型植物次生代謝生理機理、調控以及新種質創制研究。研究工作包括色素高值化利用研究、新種質創制以及生殖發育研究。研究室已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1項國際合作項目及1項博士后基金;主持省重點科技項目及青年人才項目;主持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六項。已獲得研發新品種四個。發表包括SCI在內研究論文30余篇,部分獲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。發明專利四項,廈門市科技進步獎1項。
04、劉偉隆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
領銜人:劉偉隆,福建省金牌工匠
工作室緊盯涉網犯罪(特別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)新特點新動態和偵查破案難點堵點問題,以電子數據的勘查取證、大數據分析、建模支撐為工作抓手,主動探索應對新型違法犯罪新戰法,充分發揮電子數據“引導偵查、支撐訴訟、服務全局”優勢,先后研發出“調證助手”“涉網犯罪勘查一體化設備”等設備,建模了打擊醫保詐騙的“醫鏡”和打擊買賣國家對公賬戶的“明鏡”等大數據模型,并助力湖里公安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連續8年獲評全國示范刑事科學技術室、2021年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、2024年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集體。(市總全媒體中心 潘書婷)